互助圈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首页 > 资讯 > 行业快讯 > 孩子怎么睡才健康?跟着湘雅专家来解锁趴睡的梗
孩子怎么睡才健康?跟着湘雅专家来解锁趴睡的梗
编辑:jkzj发布日期:2020-06-16 语言朗诵 评论1267
导读:最近,“3个月婴儿被训练趴睡时死亡”一事引发热搜。这名婴儿的母亲曾在一家“睡眠培训机构”学习过所谓的“婴幼儿睡眠引导课程

最近,“3个月婴儿被训练趴睡时死亡”一事引发热搜。这名婴儿的母亲曾在一家“睡眠培训机构”学习过所谓的“婴幼儿睡眠引导课程”,号称是训练宝宝独立睡觉——“解锁趴睡”,然而......


婴儿能不能趴睡?

宝宝究竟怎么睡才健康呢?

下面,小编就请湘雅儿科专家来解答

婴儿睡眠的相关疑问吧!



01丨婴儿能不能趴睡?

       趴睡有诱发婴儿猝死的危险,对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四肢的活动也不利。但是, 趴睡也不是一无是处。首先, 趴睡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 宝宝有安全感, 容易睡熟,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其次, 趴睡可使宝宝的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得到锻炼,有利于翻身和爬行等动作的发展。


02丨宝宝可以采取哪些睡眠姿势呢?


除了趴睡,还有仰卧和侧卧。在三种睡姿中, 侧卧 (特别是右侧卧) 的优点最多, 俯卧的缺点最多。所以我们建议不妨让宝宝采取以侧卧(特别是右侧卧) 为主、仰卧为辅、俯卧偶尔为之的睡姿。


宝宝在仰卧睡觉的时候口鼻向上,没有外物遮堵,不必担心窒息。家长也便于观察宝宝的睡眠情况, 比如是否呕吐、口鼻有无过多的分泌物等。同时, 宝宝的面部不会受压, 血液循环良好,而且宝宝的手脚不受限制,可以睡得轻松自在。不过仰卧的缺点也不少,比如胃内容物容易返流到食道引起呕吐, 胸腹部完全暴露在外容易着凉等。


侧卧时, 宝宝的身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他不但睡得安稳, 而且醒后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同时可避免吐奶所致的误吸和窒息。另外, 侧卧能改变咽喉软组织的位置, 减少分泌物的滞留,宝宝的呼吸更顺畅,打鼾的隐患就消除了。不过,侧卧也有不足之处:由于胃与食道的交界偏于身体左侧, 故左侧卧时胃内容物 容易返流到食道,引起呕吐;另外, 宝宝保持侧卧的姿势有一点儿难度,需要用枕头在前胸及 后背等处给予支撑。

宝宝的睡姿不同, 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所区别:吃奶后要侧卧不要仰卧, 以免吐奶呛到气管里;侧卧时不要把耳廓压向前方,以免变形;俯卧时要呼吸顺畅, 防止枕头等物品遮堵口鼻。



03丨睡眠引导这个概念是否在医学上提倡?


出生后的1年内,婴儿睡眠从多相转换为单相, 睡眠模式经历复杂而剧烈的变化。睡眠与婴儿体格发育、认知功能发展、社会情绪健康均密切相关。然而,入睡困难和频繁夜醒等行为睡眠问题在婴儿期十分普遍。由于婴幼儿睡眠问题非常普遍,干预需求较大, 而目前睡眠干预相关的专业资源短缺,睡眠咨询师 ( sleep consultant) 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


美国行为睡眠医学会于 2016 年发布的声明有助于理解睡眠咨询师的现状: 

① 睡眠咨询师是提供睡眠教育、建议、支持的咨询师,主要服务对象是婴幼儿, 但也为成人提供建议


② 目前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均没有一个监督或认证睡眠咨询师的机构;


③ 目前存在睡眠咨询师认证的独立培训项目, 但不能确保睡眠咨询师具有职业资质或具有足够的专业背景和训练,以安全实施睡眠问题的评估和治疗; 


④ 求助睡眠咨询师时要慎重, 强烈建议寻求具有专业资质和以睡眠为研究专长的医生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目前,我国也出现了睡眠咨询师, 但多未经过睡眠医学或相关专业系统教育和培训, 也未必具备像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等一样合法的从业资格。


04丨孩子的睡眠需要怎么科学引导?



家长睡眠相关的教养互动行为,特别是就寝活动和安抚行为,与婴儿的睡眠密切相关。父母过多卷入婴儿夜间睡眠 ( 如奶睡、抱睡、哄睡等)会使婴儿夜醒次数更多,夜醒持续时间更长,导致婴儿难以获得自我安抚、独立入睡和自主接觉的能力。


婴儿睡眠行为干预包括多种方法。基于心理学的理论,标准消退法和渐进消退法要求家长忽略婴儿夜间哭闹或延迟回应,以避免强化婴儿的哭闹行为,从而改善婴儿的睡眠质量,减轻家长的养育压力。基于睡眠调控的内稳态理论,睡眠限制法要求家长暂时限制婴儿的睡眠时间,以增加睡眠压力,减少入睡困难和夜醒等问题。具体而言,当婴儿无法入睡或入睡安置困难时, 家长可推迟婴儿上床时间接近实际睡着的时间,直到婴儿可以迅速入睡后再逐渐提前上床时间。


上述行为干预的效果虽好, 但可能起初数日内会增加婴儿哭闹、入睡困难和夜醒等问题, 也可能因家长担心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而中途放弃。父母需要为婴儿制定积极的睡前程序, 帮助婴儿做好睡眠准备和睡前过渡。当婴儿哭泣时,允许父母给予简短、低水平的支持性安抚, 如口头安慰或抚摸等, 以使婴儿有自我安抚的机会。


- 指导专家 -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与研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相关热门
更多>作者其他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