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圈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首页 > 资讯 > 行业快讯 > 小小“肉疙瘩”一不留神化身癌症!3个症状不得不留神
小小“肉疙瘩”一不留神化身癌症!3个症状不得不留神
编辑:jkzj发布日期:2021-06-18 语言朗诵 评论1211

久坐族洪小姐最近无意中发现自己 大便带血 ,以为是“老朋友”痔疮又犯了,自行使用了痔疮膏,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仍不见好,后来在医生朋友的建议下, 做了结肠镜检查,结果报告显示,洪小姐长了大肠息肉 。 洪小姐吓得不轻: 不会是癌症的先兆吧?

什么是息肉?

大肠息肉有什么类型?

息肉,通俗理解就是“肉疙瘩”,指的是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而 大肠息肉,就是大肠黏膜表面的“肉疙瘩”。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不大。

大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吗?

是否一定要切?

良性息肉:

病理结果提示为增生性息肉或炎症性息肉,就可以置之不理,如果你的心足够大。家医君建议,针对这种息肉还是先“切”为敬,以解除心头大患。

恶性息肉:

如果报告提示为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很大,如不治疗,百分百癌变,平均癌变时间为5~10年。

温馨提醒:息肉切了并不是“万事大吉”,定期复查才是上策。

大肠息肉一般有什么症状?

腹部隐痛:腹部隐隐作痛,痛楚能忍受。

便血:大肠息肉患者会有便血的症状,排便时,大便混杂粘液、血液。便血的量不多,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贫血。

排便次数增加:在息肉刺激下,肠道蠕动加快,大便变稀,排便次数增加。

如何预防大肠息肉发生癌变?

有研究显示, 黑人、年龄大于40岁、男性、肥胖(BMI≥25),好烟酒且高脂饮食的人群,是大肠息肉的高危因素。此外,某些疾病因素如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糖尿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十二指肠息肉、肝胆疾病也是大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预防大肠息肉,预防大肠癌,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愿所有的疾病对你说Bye~Bye,身体的健康对你说 Hi~ Hi。

家医君寄语

肠镜手术后最好在术后三个月作复查,如果没发现异常,则可3~5年再次复查或遵循医生的复查随访要求。如果有息肉新生,就需要再次切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相关热门
更多>作者其他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