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里,
人是唯一以两腿走路的动物,
现代人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最适合步行,
走路是人类最自然的运动。
健步走自古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
并有“走为百练之祖”、
“百练不如一走”的说法。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
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
点击播放 GIF
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2021年流行病学、预防、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谢健康大会上的一项初步研究中证实,任何形式的“走路”都对健康有益,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无论饭前还是饭后(任何时间),无论是上下班路上遛一遛,还是逛街购物走一走,只要走了一定的步数,就能降低死亡率。
一定的步数?
是多少步呢?
研究发现,每天走路步数更多的人寿命更长,且在约4500步之后,这种效应趋于稳定。当然,研究也指出,每天走路超过2000步比不走路的死亡率降低约32%
总的来说,
动起来,没毛病!
我国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建议是每天步行6000步。走多少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必过于刻板,循序渐进,出现身体不舒服或者感觉疲劳,建议停止运动。
针对多项研究步数与死亡率关系的结果,骨科大夫的建议是:
走路虽然有益,
也要因人而异,
无论步数多少,
量力而行就好,
只要运动起来,
就能获得健康!
正确健步走有讲究
1.选择具有防滑、减震、平衡、舒适、透气、轻便功能的鞋以及地面更柔软的操场作为锻炼场地,这样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2.注意行走的姿势,避免错误姿势带来的力线异常,引起关节的磨损和局部的受力过大。
头部:摆正,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可以想象有一条绳子连接你的头顶,把你往上提拉。
胸部:不要含胸,挺起胸部,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
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肩膀:放松,既不要向前耸,也不要向后塌。可以让朋友从侧面看看,这时你的耳朵、肩膀、髋关节、膝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脚步:脚跟先着地,尽量做到脚步轻盈,别摩擦着地面拖着走。每走一步都要使脚完全抬离地面,也不需要高抬腿哦,微微抬起即可。避免对脚部及踝部关节造成损伤。
3.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应慢慢增加运动量。
4.运动前后一定记得拉伸肌肉,减少肌肉僵硬感和酸痛感。
5.步行锻炼中有疼痛不适感,不要盲目坚持,建议及时到专业医生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