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圈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首页 > 资讯 > 医改聚焦 > 不要跟风反医药资本,你的健康最重要
不要跟风反医药资本,你的健康最重要
编辑:tanxinyan发布日期:2021-09-10 语言朗诵 评论

【一】


医疗服务应当遵守市场经济规则。



无论何种生产与服务不是从整体上生产出来的,也不是由一个最高指挥官监督生产的,不是院长提供的,而是每个医护人员都专注于自身服务的生产。


这个专注的自身服务,是生产要素的组合。劳动力,药品和材料、医疗设备、房屋等资本,以及医院的管理。


医院实行零加成制度,以及集采、两票制,总量控制和支付。是一种价格控制。


在人们的简单认知中,凡是价格管制,让医院或者资本家出血,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一定是好事。


这是一个伪命题。


有人讲笑话,就好比四个人打麻将,大家都受益了,那么谁输了,桌子输了?


这种在理论上设想的可能,现实中,受损的一定是病人。


医疗也是生产和服务。一旦医疗输出了服务,就需要以最公平的方式在个人之间分配。医生不可能开了一半的刀,就让病人下床吧,医生不可能让没有治好的病人,出院吧。


公平与按医疗诊断方案服务,这是人们共同的需求。


在这里,用价格作为最终的变量进行管理,不是一条好路子。


市场的高效运转,决定了你的需求很快得到反馈,反馈的渠道有很多人所不齿的中间经销商、医生和护理人员等。



但是,在价格管制之下,供给方让生产商没有了利润没有了动力,让中间商不愿意提供更多的服务,需求方激发释放了原本不需要或者不急需的需求。


可以说,医疗服务应当遵守市场经济规则,这也是现代医学的要求。


大家要知道,循证医学的本质:


最小伤害,追求最大健康利益。


它本身就是最优化的方案。

【二】



在价格管制之下,资本市场已经力不从心。集采,一批两批三批。


尽管我们大部分的药品是中成药和抗生素,但积累起来的产业资本不容易,现在也出现了问题。


建国第一个大药厂,当年亚洲最大的抗生素制造企业。它,曾经是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共和国的医药长子。华北制药,在上海退出集采。



近日,恒瑞发布了它的半年报,财报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创新药,纳入医保或集采并不等同于销售额的增长。


医药一哥,放量大跌,市值更是从去年12月的近6100亿缩水至目前的3018亿。它就是恒瑞医药。



再有,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公告》,共涉及5大类23项试剂产品,均为高值的化学发光项目。


安徽本次要集采的,正是体外诊断领域最“如日中天”的产品。自2010年起步,国产化学发光诊断行业发展迅速,但进口品牌目前仍占据近八成市场份额。


据说R氏直接退出市场,这样动作,会受到处罚吗?它是最行业的全球老大。医院大部分的设备都是用它的。如何处罚它?难道仅仅是资本之恶?


药品大量这样的企业,为了保持原来赛道,他们在寻找DTP模式。在处方外流的大势所趋之下。阿斯利康、罗氏、默沙东等跨国药企,几乎是特药DTP药房的鼻祖,早在几年前就已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建新渠道团队;之后,随着本土创新医药力量崛起,贝达、信达、君实紧随其后。


所以医疗支出一直在增加,因为有需求。


2018年5.8万亿,2019年6.5万亿,2020年7.2万亿,


【三】


陆续改革,将会有更多



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改革,涉及到所有人。为了不让在收入和支出减少情况下,服务和需求受到影响。



最近,出台了《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收入中增加薪资,并且需要无过错。


一是医院要有收入。二是不负债,扩张,三是不参股私营医疗。


薪酬的收入从哪来?


医院实行零加成制度,以及集采、两票制,医疗支出减少,收入也必然减少,财政负担少了。


没有收入,薪酬就没有办法解决。但是,收入就是技术。基础技术,规模技术和增量技术。


在技术上制定价格,有自己的底层逻辑,不是随便就可以制定出来。



最近,国家出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2021年8月31日晚,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拉开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序幕。



国家医保此举意在调节医疗服务价格,以体现医生的不同技术的劳务价值,提高医疗机构收入的含金量。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这个定价过程同时决定了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市场是以生产要素和价格为主导。价格调节,同样要以生产要素为基础。


但解读的声音,不同。如:


新方案将提升复杂手术等难度大、风险高的医疗服务费,也有原本定价过高的服务价格会下调,总之,“在调控总量调控范围内,部分手术价格可能会温和上调。



“这样确保医院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够有收入,但这并不是综合考虑了医院供给和患者需求得出的服务价格,所以常常体现不出服务价值差异。”



这样解读,只看到了医疗服务的现象,没有看到医疗服务底层逻辑,所以,不能准确地反应医疗服务现状。


那么,中国医疗服务自身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我认为:


1、建立起来的现代医学,是从美国学习而来。尽管这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还是属于粗放式积累。


现实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医疗基础不扎实。医疗教育基础也一样,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更需要完善和完好地执行。


现在已有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是中国医生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中国医疗最大的财富。


这是目前中国医疗服务的底层逻辑。所以,基础技术应该提高价格。



2、药品和材料,是中国目前医疗的最基础、最主要技术。如果不认为这些是技术,医疗就没有技术。


医学是应用类学科,它的进步是建立在这些基础技术基础之上。


有人认为设备药品材料不是技术,或者说没有技术,这是一种落后观念,它还体现在国人对化学憎恨上。

其实,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否定、不断进步的历史,需要“不害怕失败,敢直面否定”的观念,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化学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医学、材料等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生物制药、芯片等大量领域的落后,其实都与化学有关。


可见,我们鼓励资本进入医药创新,同时,更要鼓励医疗过程,积极使用新药品和新材料,从而促进医疗技术发展。



所以,价格调整要建立在技术之上,一方面要考虑基础技术,另一方面要考虑增量技术。


这是才是医疗服务价格的核心。

【四】


医疗保障要走向共同富裕。



医疗改革,在国外也是一个大难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如果做不好,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在各个环节都出现问题。


尽管我们走过了一些路,但是,你看每一年的医疗支出,是不是仍然在快速上升?


2018年5.8万亿,2019年6.5万亿,2020年7.2万亿,在GDP的占比,也是逐年攀升,从6.4%发展到7.1%,这个势头是很难改变的。


这是疾病变化、老年化、以及人们固有对于疾病的观念等等底层逻辑所决定。


一个人得了癌症,儿子和父亲和家人,会因意见不一而争吵。家里人都争吵,还管你价格与医保。


治不治,是生命的问题,不是医保问题。


所以,无论医疗改革,还是医保,都需要解决困难家庭,或者说需要解决人们面对特殊疾病,无助的困难。



比如:这个小孩,报道时说,55万元医药费,医院回应。



这和医院有什么关系?医院公布了清单:


票据显示,患儿8月17日入院,21日出院,医院收取床位费620元,化验费930元,护理费80元,检查费1555元,诊查费120元,最贵的是西药费,高达550177.2元。票据同时显示,这次治疗医保统筹支付570.25元,个人支付553068.95元。


那么,这个小孩应该有谁来救?


她还只是小孩呀。


当家庭无能为力的时候,医保不行吗?


所以,无论改革什么,无论如何改革,人是第一位,调动人的积极性最重要。



康德说,人是目的。



所以,医疗有医生,医生为病人。


这场改革,如果用上十年,可以改变我们生物制药大部分都是中成药和抗生素现实。也许十年后,就会生产出mRNA技术的各种药品,


以及,如同电影《我不是药神》,印度“神药”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印度格列卫”,和其他类型的“神药”,例如:希爱力、万艾可、艾力达、必利劲等等。


要想实现这些,大家要知道,我们一定需要资本,也只有资本才能办好。我们需要医疗服务遵守市场经济规律。


不要跟风反医药资本,你的健康最重要。


期待那一天,那么改革,才可以说成功。


             

此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相关热门
更多>作者其他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